首页
/ TheAlgorithms-Python项目中的线性回归实现解析

TheAlgorithms-Python项目中的线性回归实现解析

2025-07-10 04:14:37作者:薛曦旖Francesca

线性回归是机器学习中最基础且广泛应用的预测分析方法。本文将通过分析TheAlgorithms-Python项目中的线性回归实现,深入讲解其原理和代码实现细节。

线性回归基础概念

线性回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寻找一组最优的特征权重(θ参数),使得模型能够最好地拟合给定的数据集。在CSGO游戏数据集的例子中,我们试图找到ADR(平均每回合伤害)与Rating(玩家评分)之间的线性关系。

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:

y = θ₀ + θ₁x₁ + θ₂x₂ + ... + θₙxₙ

其中y是预测值,x是特征,θ是我们要学习的参数。

代码实现解析

1.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

代码首先通过collect_dataset()函数从网络获取CSGO数据集:

def collect_dataset():
    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yashLadha/' 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'The_Math_of_Intelligence/master/Week1/ADRvs' 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'Rating.csv')
    lines = response.text.splitlines()
    data = []
    for item in lines:
        item = item.split(',')
        data.append(item)
    data.pop(0)  # 移除标题行
    dataset = np.matrix(data)
    return dataset

这个函数:

  1. 使用requests库获取远程CSV数据
  2. 按行分割文本数据
  3. 移除标题行(第一行)
  4. 将数据转换为NumPy矩阵格式

2. 梯度下降实现

核心的梯度下降算法在run_steep_gradient_descent()函数中实现:

def run_steep_gradient_descent(data_x, data_y, len_data, alpha, theta):
    n = len_data
    prod = np.dot(theta, data_x.transpose())
    prod -= data_y.transpose()
    sum_grad = np.dot(prod, data_x)
    theta = theta - (alpha / n) * sum_grad
    return theta

梯度下降的数学原理是:

  1. 计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
  2. 计算损失函数的梯度
  3. 沿着梯度反方向更新参数θ

学习率α控制着每次参数更新的步长,太大可能导致震荡,太小则收敛缓慢。

3. 误差计算

sum_of_square_error()函数计算平方误差和:

def sum_of_square_error(data_x, data_y, len_data, theta):
    prod = np.dot(theta, data_x.transpose())
    prod -= data_y.transpose()
    sum_elem = np.sum(np.square(prod))
    error = sum_elem / (2 * len_data)
    return error

这是线性回归中最常用的损失函数,也称为均方误差(MSE)。通过最小化这个误差函数,我们可以找到最优的参数θ。

4. 主回归函数

run_linear_regression()函数整合了整个回归过程:

def run_linear_regression(data_x, data_y):
    iterations = 100000
    alpha = 0.0001550

    no_features = data_x.shape[1]
    len_data = data_x.shape[0] - 1

    theta = np.zeros((1, no_features))

    for i in range(0, iterations):
        theta = run_steep_gradient_descent(data_x, data_y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en_data, alpha, theta)
        error = sum_of_square_error(data_x, data_y, len_data, theta)
        print('At Iteration %d - Error is %.5f ' % (i + 1, error))

    return theta

关键参数:

  • iterations=100000:迭代次数
  • alpha=0.0001550:学习率
  • 初始θ设为全零向量

在每次迭代中,函数会:

  1. 调用梯度下降更新θ
  2. 计算当前误差
  3. 打印迭代信息

实际应用与改进建议

这个实现展示了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,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考虑以下改进:

  1. 特征缩放:对输入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加速梯度下降收敛
  2. 学习率调整:实现自适应学习率或学习率衰减策略
  3. 早停机制:当误差不再显著下降时提前终止训练
  4. 正则化:加入L1/L2正则化防止过拟合
  5. 交叉验证:评估模型在未见数据上的表现

总结

通过分析TheAlgorithms-Python项目中的线性回归实现,我们了解了:

  • 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和数学表达
  • 梯度下降算法的实现细节
  • 误差函数的计算方式
  • 完整的训练流程

这个实现虽然简单,但包含了线性回归的核心要素,是理解更复杂机器学习算法的重要基础。读者可以通过调整参数、尝试不同数据集来加深对线性回归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