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/ Dub.co API 入门指南:核心概念与基础配置

Dub.co API 入门指南:核心概念与基础配置

2025-07-05 06:34:00作者:胡唯隽

概述

Dub.co 提供了一套基于 REST 原则构建的 API 接口,使开发者能够以编程方式管理短链接服务。本文将详细介绍 Dub.co API 的基础概念、认证机制和核心配置,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集成。

API 基础配置

基础 URL

所有 API 请求都必须通过 HTTPS 协议发送到以下基础 URL:

https://api.dub.co

注意:出于安全考虑,API 不支持未加密的 HTTP 协议。

认证机制

Bearer Token 认证

Dub.co API 采用标准的 Bearer Token 认证方式。开发者需要在请求头中添加 Authorization 字段,格式如下:

Authorization: Bearer <您的API密钥>

获取 API 密钥的方法:

  1. 登录 Dub.co 账户
  2. 进入账户设置页面
  3. 在 API 密钥管理区域创建新密钥

Dub API密钥管理界面示意图

工作区概念

工作区 ID 的重要性

Dub.co 采用工作区(Workspace)作为资源组织的基本单位。每个工作区拥有独立的资源和权限设置。在 API 请求中,必须通过 workspaceId 参数指定目标工作区:

https://api.dub.co/links?workspaceId=<您的工作区ID>

获取工作区 ID 的方法:

  1. 进入目标工作区
  2. 打开工作区设置页面
  3. 在工作区信息部分查找 ID

工作区ID获取界面示意图

响应状态码

Dub.co API 使用标准 HTTP 状态码表示请求处理结果。以下是常见状态码及其含义:

状态码 说明
200 请求成功处理
400 无效请求或无法处理的请求
401 请求需要用户认证
403 服务器理解请求但拒绝授权
404 请求的资源不存在
429 请求频率过高
500 服务器内部错误

注意事项

  1. 当前 API 处于公开测试阶段,未来可能会有调整
  2. 开发团队会尽量减少破坏性变更
  3. 建议开发者关注 API 更新公告

最佳实践建议

  1. 密钥安全:API 密钥相当于账户密码,请妥善保管,避免泄露
  2. 错误处理:实现完善的错误处理逻辑,特别是对 429 状态码的处理
  3. 请求频率:合理控制请求频率,避免触发限流机制
  4. 版本兼容:由于 API 处于测试阶段,建议实现版本兼容机制

通过以上介绍,开发者应该已经掌握了 Dub.co API 的基本使用方法。在实际开发中,建议先从小规模测试开始,逐步扩大集成范围。